燃素是什麼意思

燃素(Phlogiston)是一個古老的化學概念,起源於18世紀初,由德國化學家約翰·約阿希姆·貝爾格曼(Johann Joachim Becher)提出,後來由瑞典化學家安德斯·卡爾松·舍勒(Anders Celsius)和德國化學家約翰·戈特弗里德·格勞伯(Johann Gottfried Göttling)進一步發展。燃素學說認為,燃燒是一種物質失去某些物質的過程,這種失去的物質就是燃素。燃素被認為是一種物質,它能夠使物體具有可燃性,並且在燃燒過程中,物體會釋放出燃素。

根據燃素學說,燃燒時質量會減少,因為物體失去了燃素。這種質量減少的現象被用來解釋燃燒時的質量變化。然而,隨著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化學計量學的建立和實驗數據的積累,人們發現燃素學說並不能解釋所有燃燒現象。例如,燃素學說無法解釋為什麼某些金屬在燃燒後質量增加(例如鎂在空氣中燃燒後質量增加),也無法解釋化學反應的可逆性。

1774年,化學家約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發現了氧氣,而後不久,瑞典化學家 Carl Wilhelm Scheele 和法國化學家 Antoine Lavoisier 證明了燃燒是物體與氧氣反應的過程,而不是失去一種稱為燃素的物質。因此,燃素學說最終被放棄,取而代之的是氧化還原反應的現代化學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