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券意思

"焚券"這個辭彙源自古代漢語,意為燒毀債券、契約或憑證等書面檔案。在古代,債券、契約等檔案是用來記錄債務、交易或其他承諾的書面證明,具有法律效力。如果雙方決定解除債務或廢除契約,可能會採取焚券的方式來表示契約的終止,類似於現代法律中的契約解除或廢止。

這個辭彙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時有出現,常常用來形容一種決絕的態度,表示徹底放棄或終止某種關係。例如,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記載了項羽在烏江自刎之前,曾對部下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隨後,他將自己的債券焚毀,以示不再欠任何人的人情或債務。

在現代漢語中,"焚券"這個辭彙已經很少使用,但其含義仍然可以理解為我們今天所說的「銷毀契約」、「廢除契約」或「解除債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