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淨道論裡的尋和伺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的《清淨道論》中,「尋」和「伺」是心所(mental concomitants)的兩個名詞,它們與心的作用和狀態有關。

  1. 尋(vitakka):意指心的初始作用,即心的定向或導引。它是指心最初接觸對象時的注意和集中,將心引向特定的目標。尋的作用是使心專注於所緣境(object of meditation),幫助修行者開始集中注意力。

  2. 伺(vicāra):在心專注於所緣境之後,伺的作用是持續地觀察和分析。它是指心的持續作用,即對所緣境的深入觀察和細微分析。伺使心能夠持續地保持在所緣境上,並且對它進行深入的思維和理解。

在禪修實踐中,尋和伺通常被視為是初級階段的心所,用於幫助修行者建立專注力和覺察力。隨著禪修的深入,修行者會逐漸超越尋和伺的階段,進入更高的禪定狀態,如一境性(ekaggatā),在那裡心更加純淨和平靜,不需要尋和伺的作用來維持專注。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概念是佛教心理學的一部分,它們在不同的佛教傳統和文獻中可能有不同的解釋和用法。在《清淨道論》中,這些概念是作為修行者達到清淨和解脫的道途上的工具來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