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埃不剩的意思

「涓埃不剩」這個成語源自古代漢語,它的意思是形容數量極少,或者比喻事物的微不足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其中,「涓」和「埃」都是用來形容非常微小的東西,比如水滴和塵埃。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事物的微小或者數量的稀少,也可以用來形容人的地位、影響等非常輕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這個成語在古代文學作品中比較常見,比如唐代詩人杜甫的《春望》中就有「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這裡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就是形容戰爭時期家書的珍貴,幾乎可以與黃金等價,也就是「涓埃不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