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手時機是什麼意思

洗手時機是指在什麼時候應該洗手,以保持個人衛生和預防疾病傳播。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建議,以下是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特別注意洗手時機:

  1. 接觸食物前後:包括準備食物、吃飯前、吃零食前、照顧嬰幼兒前等。
  2. 進食前:包括喝水、喝飲料、吃藥片或咀嚼錠劑前。
  3. 如廁後:包括使用馬桶後,無論是使用衛生紙後,還是直接用水沖洗後。
  4. 更換尿布或處理嬰幼兒的糞便後:這時手可能會接觸到細菌和病毒。
  5. 咳嗽、打噴嚏或擤鼻涕後:這些動作可能會讓手沾染上病毒或細菌。
  6. 接觸動物、處理垃圾或廢物後:這些活動可能會讓手接觸到各種病原體。
  7. 接觸公共物品後:如門把手、電梯按鈕、錢幣、購物車等。
  8. 照顧病人或與病人接觸後:這時手可能會接觸到病原體。

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還應特別注意以下洗手時機:

正確的洗手方法包括使用肥皂和水,至少搓洗雙手20秒,然後用水徹底沖洗乾淨。如果沒有肥皂和水,可以使用含至少60%酒精的手部消毒劑。記得隨身攜帶衛生紙或乾淨的手帕,以便在洗手後擦乾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