毘曇的意思

"毘曇"(梵文:Vedānta)是印度哲學的一個分支,源自古代印度的吠陀經典,尤其是《阿闍世經》(Upanishads)。"毘曇"一詞的意思是吠陀經典的終結、結尾或最高部分。在印度哲學中,毘曇通常指的是吠檀多哲學,它探討了存在、意識和本質的問題,是印度哲學中最深奧和最廣泛的哲學體系之一。

毘曇哲學的核心概念包括:

  1. (Brahman):宇宙的最高本質或絕對實在。
  2. 阿特曼(Ātman):個體的自我或靈魂,與梵相連。
  3. 摩耶(Maya):幻象,指對真實本質的錯誤認知。
  4. (Karma):行為的因果律。
  5. 輪迴(Samsara):生命在各種形式之間的無盡循環。
  6. 解脫(Moksha):從輪迴的束縛中解脫,達到與梵合一的狀態。

毘曇哲學對印度文化、宗教和哲學思想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在印度教中。它不僅提供了對宇宙和生命本質的深刻見解,還為印度哲學的其他分支提供了理論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