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籠意思

"樊籠"這個辭彙源自古代漢語,本意是指用竹木編成的鳥籠,後來引申為束縛、限制、囚禁的象徵,比喻人受到的種種束縛,無法自由行動或思想。在文學作品中,常常用來形容人被世俗的偏見、禮教的束縛、政治的壓迫等所限制,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這個辭彙在現代漢語中仍然在使用,但已經比較少見,更多出現在古典文學作品、詩詞歌賦或者文言文的翻譯中。例如,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風五十九首》中就有「何時騰風雲,為吾破樊籠」的詩句,表達了詩人想要擺脫束縛、自由飛翔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