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的意思和發展

"格物"一詞源自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特別是《禮記》中的《大學》篇。在《大學》中,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格物"被放在首位,意指通過對事物的觀察、研究和學習,以達到對宇宙萬物本質的認識和理解。

"格"字在這裡有幾種解釋:

  1. 格除:即去除物慾的蒙蔽,使心靈純淨,以便更好地認識事物。
  2. 格致:即探究事物的原理和規律。
  3. 格式:即按照一定的規則和程式去認識事物。

"格物"的發展歷程:

  1. 先秦時期:在《大學》中,"格物"的含義並不十分明確,後人對其解釋也不一。在先秦時期,儒家學者如孔子和孟子並未對"格物"有詳細的論述,但他們的學說中已經包含了對自然和社會的觀察和思考。

  2. 宋明理學:到了宋朝和明朝,隨著理學的發展,"格物"的含義得到了進一步的闡釋。宋代大儒朱熹對"格物"的解釋影響深遠,他認為"格物"就是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和研究,以達到對"理"(即宇宙萬物之理)的認識。朱熹強調通過"格物"來"致知",即通過對事物的認識來達到對宇宙人生根本道理的體悟。

  3. 明末清初:在明末清初,隨著實學的興起,"格物"的實踐性被進一步強調。思想家如王夫之、顧炎武等提倡通過實踐和調查來認識事物,這種實踐取向的"格物"觀念與宋明理學的純粹思辨有所不同。

  4. 現代:在現代,"格物"的概念被賦予了新的意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格物"的理解更多地與科學研究、實驗和探索相聯繫。在當代教育中,"格物"也被用來強調實踐學習、探究精神和科學思維的重要性。

總之,"格物"作為一個哲學概念,其含義和實踐隨著歷史的發展而不斷變化,從古代的純粹思辨到近代的實踐探索,再到當代的科學研究,"格物"的內涵在不斷豐富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