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道心是什麼意思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諡文,世稱朱文公,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宋代理學集大成者,儒學思想在元朝、明朝和清朝三代被奉為官方哲學,其影響深遠。

在朱熹的哲學體系中,「道心」是一個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心中符合宇宙普遍原則的道德本性和正確的判斷能力。朱熹認為,人的心有兩種,一種是「道心」,另一種是「人心」。道心是天理之公,是仁、義、禮、智等普遍的道德原則;人心則是個人的私慾和情感。朱熹認為,人的行為應該以道心為主導,壓抑或改造人心中的私慾,使人的行為符合天理。

朱熹的這一思想來源於《尚書·大禹謨》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句話後來成為了宋代理學的中心思想之一。朱熹解釋說,道心是天理,是公正的,而人心是私慾,是危險的。因此,人應該通過學習和修養,使自己的心從人心轉向道心,達到「存天理,滅人慾」的境界。

總之,朱熹的道心是指人心中符合宇宙普遍原則的道德本性和正確的判斷能力,是理學家們追求的理想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