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與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與」這個字有幾種不同的意思和用法,以下是其中幾種常見的解釋:
-
給予:《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裡的「與」就是給予的意思。
-
參加、參與:《史記·項羽本紀》:「與諸侯滅秦」,這裡的「與」就是參與、參加的意思。
-
和、同:《詩經·大雅·文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裡的「與」就是和、同的意思。
-
連詞,相當於「和」、「及」、「與」:《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這裡的「與」就是連詞,相當於「和」。
-
幫助、協助:《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親與諸侯伐曹。」這裡的「與」就是幫助、協助的意思。
-
交往、親近:《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齊,與齊太師語。」這裡的「與」就是交往、親近的意思。
-
比較、相比:《荀子·王制》:「故王者之制,有似於天。」這裡的「與」就是比較、相比的意思。
-
通「歟」,用於疑問句尾,表示疑問或反問:《孟子·梁惠王上》:「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這裡的「與」就是通「歟」,表示疑問。
以上就是「與」這個字在文言文中的一些常見意思和用法,不同的語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