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更人什麼意思

打更人是指古代負責在夜間巡邏、報時和警報的人。在古代沒有鐘錶的時代,打更人是人們了解時間的主要方式之一。他們通常會攜帶鑼、鼓或銅鑼等響器,按照固定的時間間隔敲打或敲擊,以提醒人們注意時間,同時也有嚇阻盜賊和防火警報的作用。

打更人的工作時間通常是從晚上開始,每隔一段時間(如每兩個小時)巡邏一次,直到天亮。他們會按照固定的路線巡邏,沿途敲打響器,同時喊出當前的時間和一些警語,如「天干物燥,小心火燭」等。打更人的工作不僅是為了報時,也是為了維護社會秩序和公共安全。

在中國古代,打更人又稱為「更夫」或「打鼓佬」,他們的工作制度稱為「更點制度」。在更點制度中,一夜被分為五更,每更約為現在的2小時,更夫會在每更開始時報時。例如,第一更從晚上七點開始,第二更從晚上九點開始,以此類推。

隨著時鐘和計時工具的普及,打更人的角色逐漸消失,現在已經很少見到打更人了。不過,在一些傳統的節日和活動中,偶爾還能看到打更人的表演,作為一種文化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