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晦的戊申是什麼意思

"戊申晦"中的"戊申"是指中國古代的乾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在中國古代,人們用天干地支來記錄年份,其中天干有十個,分別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個,分別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將天干和地支依次相配,可以得到60個不同的組合,每60年為一個周期。

"戊申"就是其中一個組合,它指的是戊年和申年的結合。具體來說,戊申年每60年出現一次,例如:

而"晦"則是中國古代用來表示日期的一個辭彙,指的是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所以,"戊申晦"就是指在戊申年農曆某月的最後一天。例如,如果某年的農曆八月是戊申年,那麼該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戊申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