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才不遇意思

"懷才不遇"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一個成語,意思是指一個人擁有才華和能力,但卻沒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能,或者說沒有遇到能夠賞識自己才能的人或環境。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有才之人因各種原因未能得到應有的認可、重用或成功,感到委屈、遺憾或憤慨的情緒。

這個成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史記·鄒陽傳》,其中記載了西漢時期文學家鄒陽上書給梁孝王的話:「臣聞明月之珠,不貫乎蚌蛤;寶劍之鋒,不現乎匣匱。」這裡的「不貫乎蚌蛤」和「不現乎匣匱」就是比喻有才能的人沒有遇到識才的人或環境,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在中文裡,"懷才不遇"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那些有才華但不得志的人,表達對他們遭遇的同情或對社會不公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