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士是什麼意思

"徵士" 一詞源自中國古代,意為徵召有才學的人士出仕為官。在古代社會,有才學的人不一定會被朝廷或地方官府所知曉,因此有時候會通過推薦或徵召的方式,將這些隱居山林或不在官場的人士徵召出來,為國家或地方政權服務。

在中國歷史上,徵士制度起源於漢代,後來在唐代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應用。唐代有著名的"徵士制度",即朝廷通過科舉考試或其他方式選拔人才,然後再通過徵召的方式,將這些人才徵召到朝廷或地方官府任職。這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社會流動,使得更多有才學的人有機會進入官場,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

此外,"徵士" 一詞也可以指被徵召出仕的人士本身,即那些被認為有才學而被徵召出山為官的人。在文學作品中,"徵士" 也常常被用來形容那些不願意出仕為官,堅持隱居山林、不問世事的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