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師而問焉師意思

"從師而問焉"這句話中的"師"字,在這裡指的是老師、師傅或是有學問的人。整句話的意思是向老師請教問題。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其中,"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的意思是,當三個人一起行走時,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師。這句話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以及要謙虛地向他人學習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