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瓴高屋是什麼意思

"建瓴高屋"這個成語出自《史記·高祖本紀》,原意是指在高屋上傾倒瓶中的水,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擋。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說話或寫文章有氣勢,能夠居高臨下地闡述道理,使人信服。

這個成語的典故是這樣的:漢高祖劉邦在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後,有人建議他遷都到長安(今西安)。劉邦聽從了這一建議,決定遷都。他在給群臣的解釋中,用到了「建瓴高屋」這個比喻,來說明長安的地理位置優越,易守難攻,就像在高屋上傾倒瓶中的水一樣,可以居高臨下,控制四方。

後來,這個成語也被用來形容權勢極大,或者地位極高的人,他們的言行舉止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