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意思
廟號是中國古代帝王死後,在太廟立室奉祀時特起的名號,用以追尊和祭祀。廟號起源於商朝,至漢朝時制度化,歷代帝王都有廟號。廟號通常由兩個字組成,如「太祖」、「高宗」等,用以表示對已故帝王的尊崇和紀念。
廟號與諡號有所不同。諡號是帝王、貴族、大臣等人物死後,根據其生平事跡所給予的稱號,用以評價和紀念。諡號通常是一個字或幾個字,如「文帝」、「武帝」等。廟號則是專門用於祭祀的,而諡號則更多地用於評價和紀念。
在古代,只有開國之君或有重大功績的君主才會被授予廟號。隨著時間的推移,廟號的制度逐漸變得嚴格,只有皇帝才有廟號,而且廟號的選定也變得越來越慎重。到了明清時期,廟號的選定更是成為了一項極其莊重的事情,只有那些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皇帝才會被授予廟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