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的意思古文

"度"這個字在古文中有多種含義,可以指測量、計量、考慮、打算、渡過、經過、法度、制度、氣度、風度等。下面舉一些例子:

  1. 測量、計量:《周禮·考工記·匠人》:「匠人建國,水地以縣,置槷以縣,以景(影)為度。」

  2. 考慮、打算:《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3. 渡過、經過:《詩經·大雅·文王》:「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有周不顯,帝命不時。文王陟降,在帝左右。」

  4. 法度、制度:《荀子·君道》:「故有天下者,務在強而弱之,削而肥之,故天有常道,地有常數,君子有常體。」

  5. 氣度、風度:《史記·項羽本紀》:「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6.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容量、時間等:《漢書·律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

  7. 標準、準則:《論語·為政》:「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8. 方法、途徑:《孫子兵法·謀攻》:「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9. 量、限度:《莊子·逍遙遊》:「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捲曲而不中規矩。立之途,匠者不顧。」

  10. 態度、氣量:《三國演義·諸葛亮》:「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在不同的語境中,"度"字的含義可能會有所不同,需要根據上下文來確定其確切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