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三更半夜」是什麼意思

在宋代,「三更半夜」這個辭彙的含義與現代漢語中的用法基本相同,指的是深夜時分,即夜間的第三個更次。在中國古代,夜間時間通常被分為五個更次,每個更次大約為兩小時,從晚上七點開始,每更次遞推兩小時。

具體來說,宋代的更鼓報時法是將一夜分為五個更次:

  1. 黃昏(19:00-21:00)
  2. 人定(21:00-23:00)
  3. 夜半(23:00-01:00),即三更
  4. 雞鳴(01:00-03:00),即四更
  5. 平旦(03:00-05:00),即五更

因此,「三更半夜」指的是夜半時分,大約在晚上11點到凌晨1點之間。這個辭彙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經常出現,用以形容夜深人靜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