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龐鬥智意思

"孫龐鬥智"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的歷史典籍《史記》和《戰國策》,講述的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孫臏和魏國的龐涓之間的智謀較量。孫臏和龐涓都是當時著名的軍事家和謀士,兩人曾在鬼谷子門下學習兵法。

故事中,龐涓先於孫臏出仕魏國,並成為魏國的將軍。龐涓因為嫉妒孫臏的才能,擔心孫臏會超過自己,便設計陷害孫臏,導致孫臏被挖去膝蓋骨,成為殘疾。然而,孫臏並未因此消沉,反而潛心研究兵法,最終在齊國得到重用。

後來,魏國攻打趙國,趙國向齊國求救。孫臏作為齊國的軍師,設計了一個計謀,即著名的"圍魏救趙"之計。孫臏率軍攻打魏國的首都大梁,迫使龐涓放棄攻打趙國,回師救援。在回師的途中,孫臏又設下埋伏,最終在桂陵之戰中大敗魏軍,生擒龐涓。

"孫龐鬥智"這個成語比喻兩個人或兩方之間的智謀較量,尤其是指在軍事或政治上的謀略對抗。這個成語強調的是智慧和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競爭中運用智謀來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