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辨“羊”是什麼意思
孔子辨「羊」這個典故出自《論語·公冶長》,原文如下:
子曰:「吾未見剛者。」 或對曰:「申棖。」 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這個典故中,孔子所說的「剛」指的是剛直不阿的品質。有人向孔子推薦申棖(申棖,人名),認為他是一個剛強的人。但是孔子認為,申棖欲望太多,因此不可能真正做到剛直不阿。
這裡的「羊」並不是真正的羊,而是「棖」字的誤傳或誤記。在古代文獻中,由於文字的簡化或傳抄的錯誤,有時候會出現類似的錯誤。孔子所說的「棖也欲,焉得剛?」實際上是在說,如果一個人慾望太多,那麼他就很難做到剛直不阿。
這個典故告訴我們,一個人的品德和行為,往往受到他的欲望和私心所影響。只有能夠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夠做到真正的剛直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