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老而不死是爲賊”是什麼意思
這句話並不是孔子說的,而是後人對孔子思想的詮釋或者戲謔。在《論語·為政》中有這樣一句話:「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句話是孔子自述他的人生經歷和學習過程,並沒有提到「老而不死是為賊」。
有人認為,這句話可能是對孔子「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誤解或者誇張。因為孔子說到七十歲時,他可以隨心所欲地做事,而不會違反規矩。有人可能認為這是在說孔子老了以後,就成了「老不死的」,也就是說他活得太久了,成了社會的負擔。這種說法並不嚴謹,也不是孔子本意。
也有人認為,這句話可能是對孔子「六十而耳順」的諷刺。因為孔子說到六十歲時,他可以聽進去各種意見,而不會生氣。有人可能認為這是在說孔子老了以後,就成了「老而不死」,也就是說他活得太久了,成了社會的累贅。這種說法也不符合孔子的精神,孔子一直強調尊重長者和學習不倦。
總之,「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並不是孔子說的,也不是儒家經典中的內容。它可能是一種對孔子或者儒家思想的誤解或者玩笑,不應該當作孔子或者儒家的正式觀點來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