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受牛子貢贖人的意思
"子路受牛"和"子貢贖人"是兩個分別來自《論語》的典故,它們分別代表了孔子弟子子路和子貢的行為。
-
子路受牛: 這個典故出自《論語·雍也》。子路,即孔子的弟子仲由,有一次他救了一頭掉入井中的牛。牛的主人為了感謝他,送了一頭牛給他作為報答。子路接受了這頭牛。孔子知道後,對子路的行為表示贊同,認為這樣做可以鼓勵人們行善。
-
子貢贖人: 這個典故出自《論語·子罕》。子貢是孔子的弟子端木賜,他很有錢。有一次,他在外國看到一個魯國人被賣為奴隸,於是出錢將他贖回。按照當時的規定,從外國贖回魯國的奴隸的人,可以向政府申請補償。但是子貢沒有申請補償,他認為自己不需要這些錢。孔子知道後,對子貢的行為表示了批評,認為子貢的行為可能會產生不良影響,因為這樣會讓其他人擔心如果他們申請了補償,會被認為不如子貢高尚,從而可能會減少有人願意去贖回魯國奴隸的數量。
總結來說,"子路受牛"和"子貢贖人"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行為和價值觀。子路接受報答鼓勵了行善,而子貢不接受補償則可能會降低其他人行善的意願。孔子對這兩個弟子的行為有不同的評價,體現了他對待問題的全面性和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