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的意思文言文

在文言文中,「始」這個字有多種含義,可以表示開始、起初、最初、首先、始祖、創始人等意思。以下是一些例子:

  1. 表示開始:

    • 《史記·項羽本紀》:「秦二世元年七月,陳涉等起大澤中,其九月,會稽守通謂項梁曰:『陳王定天下,吾始聞其號。』」
  2. 表示起初、最初:

    • 《論語·學而》:「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3. 表示首先:

    • 《三國演義》:「曹操始聞袁紹兵至,即聚眾謀士商議。」
  4. 表示始祖、創始人:

    • 《史記·五帝本紀》:「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5. 表示才、剛剛:

    • 《滕王閣序》:「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6. 表示終於、最終:

    •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
  7. 表示僅僅、只:

    • 《莊子·逍遙遊》:「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
  8. 表示如果、假如:

    • 《戰國策·齊策》:「始,吾以夫子之道為天下,而今顧以天下為夫子之道。」
  9. 表示僅僅、只:

    • 《史記·高祖本紀》:「始,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今吾為天子,吾何以加焉?」
  10. 表示本來、原來:

    • 《詩經·小雅·採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以上是「始」字在文言文中的幾種常見含義和用法,不同的語境下可能有不同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