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蕭條意思
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是指20世紀30年代全球性的一場經濟大衰退,是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之一。這次蕭條始於1929年的美國股市崩盤,隨後迅速蔓延至全球,導致了長期的經濟蕭條、高失業率、銀行倒閉、企業破產和國際貿易減少。大蕭條持續了超過十年,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才逐漸結束。
大蕭條的影響極為深遠,不僅改變了人們對經濟和政府角色的看法,還促使了許多國家採取新的經濟政策和社會改革,以防止類似的經濟災難再次發生。在美國,大蕭條期間失業率最高達到25%,成千上萬的人失去了工作,家庭財富大量縮水,社會動盪不安。為了應對這一危機,美國政府在富蘭克林·D·羅斯福的領導下實施了「新政」,這是一系列旨在提供就業機會、加強金融監管、改善勞工條件和擴大政府幹預經濟的措施。
大蕭條的原因複雜,涉及多種因素,包括股市泡沫破裂、過度信貸、生產過剩、保護主義貿易政策、金本位制限制了貨幣供應的靈活性,以及當時全球經濟的相互依賴性。這次蕭條對經濟學理論和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使學者們重新思考凱恩斯主義經濟學的原理,以及政府在經濟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