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而天下治是什麼意思

"垂拱而天下治"是中國古代的一句成語,出自《尚書·武成》,意思是說君主不必親自處理政事,只要垂衣拱手,就能使天下得到治理。這句話表達了古代帝王無為而治的統治理念,即通過選拔賢能的人來管理國家,自己則不過多乾預,以達到國泰民安的狀態。

這種統治理念源於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經》中提倡的「無為而治」。老子認為,最好的統治者是那些不與民爭利,不擾亂民眾生活,讓人民能夠自然地過著和諧生活的領導者。在這種理念下,君主應該像天道一樣,不主動干涉萬物的生長變化,而是順應自然規律,讓國家自行運轉。

"垂拱而天下治"後來也被用來形容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的局面,意味著在良好的治理下,人民能夠安居樂業,國家能夠長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