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涎是什麼意思

口涎(Saliva)是指從口腔內的唾液腺分泌出來的液體,主要用於消化食物、清潔口腔、幫助說話和吞嚥,以及維持口腔的pH值。口涎中含有酶(如唾液澱粉酶),可以開始消化食物中的澱粉,將其轉化為糖。此外,口涎還含有抗菌成分,有助於防止細菌在口腔中生長,減少蛀牙和牙齦疾病的風險。

口涎的分泌是由自主神經系統控制的,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在進食、聞到食物香味、看到食物或想到食物時,副交感神經會促使唾液腺分泌口涎。而在緊張、焦慮或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可能會導致口乾,減少口涎的分泌。

口涎的成分和功能包括:

  1. 水:約佔口涎的99.4%,有助於潤滑口腔和食物。
  2. 酶:如唾液澱粉酶,可以開始消化食物中的澱粉。
  3. 礦物質:如鈣、磷和鎂,有助於保持口腔pH值平衡,防止蛀牙。
  4. 免疫球蛋白:如免疫球蛋白A(IgA),有助於抵抗細菌和病毒。
  5. 其他物質:如粘蛋白,可以幫助口涎附著在口腔表面,形成保護膜。

口涎的分泌量因人而異,且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年齡、飲食、藥物、疾病等。在某些情況下,如口乾症、糖尿病、甲狀腺問題或藥物副作用,口涎分泌可能會減少,這可能會導致口腔問題和消化不良。相反地,某些情況下口涎可能過多,這也可能會造成不適和社交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