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是心非意思

"口是心非"這個成語出自《莊子·齊物論》,原意是指嘴裡說的是一套,心裡想的卻是另一套,即言行不一,心口不一。後來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一個人表面上說的話和實際的想法不一致,也就是言行不一致,心口不一。

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那些表面上裝作忠誠、誠實,但實際上卻懷有其他目的的人。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一個人被發現口是心非,往往會失去他人的信任,因為這種行為違背了誠信的原則。

例如,一個人可能在公共場合大談誠信的重要性,但在私下裡卻經常欺騙他人;或者一個人可能在表面上答應別人的請求,但實際上卻沒有任何行動去幫助別人。這些行為都可以用「口是心非」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