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三刻意思

午時三刻是中國古代的一個時間概念,指的是中午11點到下午1點之間的某個時刻。具體來說,午時是指中午12點,而三刻則是指午時的三分之二,也就是下午1點的十分之三,即下午12點45分。

在古代,人們使用的是十二時辰的計時方法,每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午時是十二時辰中的第七個時辰,從中午12點開始,到下午1點結束。三刻則是指在這個時辰內的某個具體時間點,相當於現在的每小時的45分鐘。

午時三刻這個詞語常常出現在古代的文獻和文學作品中,有時也被用來指代一個特定的時間點,用於描述某件事情發生的時間。在現代,這個詞語已經不再常用,人們更多地使用小時和分鐘來表達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