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履上殿意思

"劍履上殿"這個詞語源自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指的是臣子佩帶劍器、穿著鞋子進入殿堂朝見皇帝。在古代中國,皇帝的殿堂是神聖的地方,進入殿堂必須遵守嚴格的禮儀規範。通常情況下,臣子們在進入殿堂之前需要脫下鞋子,以示對皇帝的尊敬,同時也不能攜帶武器,以保證皇帝的安全。

然而,"劍履上殿"這個詞語用來形容的是一種特殊的恩寵或權力,意味著某位臣子得到了皇帝的特許,可以在朝見皇帝時不必遵守常規的禮儀,即可以佩帶劍器、穿著鞋子進入殿堂。這種特權是非常罕見的,通常只賜予那些對國家有重大貢獻或深受皇帝信任的重臣。

這個詞語出自《史記·滑稽列傳》,其中記載了齊國的臣子淳于髡因為受到齊威王的信任和喜愛,被賜予了"劍履上殿,趨蹌殿上"的殊榮。這個典故後來被用來形容臣子受到皇帝的特殊待遇和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