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袍斷義是什麼意思
"割袍斷義"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的歷史故事,比喻朋友之間因為某些原因而絕交,斷絕往來。這個成語的來源有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來自於《三國演義》中的故事。
據說,三國時期,曹操的部下張邈與袁紹不和,曹操為了表示對張邈的支持,送給他一件名貴的袍子。後來,張邈與曹操發生矛盾,兩人關係破裂。張邈為了表示決裂,將曹操贈送的袍子割裂成碎片,從此與曹操斷絕關係。這個行為就被稱為"割袍斷義"。
另外一個說法是來自於《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講述的是藺相如和廉頗的故事。藺相如因為成功地從秦國奪回了和氏璧,被趙王封為上卿。廉頗對此感到不滿,認為自己的軍功比藺相如高,不應該位居其下。藺相如知道後,為了國家大計,選擇退讓,不與廉頗爭鬥。後來,廉頗得知藺相如的寬宏大量,深感慚愧,於是脫下戰袍,露出背上的傷疤,表示願意向藺相如道歉。這個故事中,"割袍斷義"並不是絕交的意思,而是指廉頗為了表示自己的決心和誠意,不惜割裂自己的袍子。
總之,"割袍斷義"這個成語多用來形容朋友之間因為某些原因而絕交,斷絕往來。這個成語強調的是決裂的決心和徹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