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意思

公曆(Gregorian calendar),又稱為格里曆,是當今世界上廣泛使用的一種曆法。它以義大利樞機主教喬凡尼·卡里諾(Giovanni Battista Scaliger)的拉丁語名稱「Gregorianus」命名,因為這種曆法是由羅馬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於1582年頒布的。

公曆是一種陽曆,它的主要特點是每年分為12個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閏年有29天。閏年是每四年一次,但如果該世紀能被400整除,則該世紀中的閏年要被排除。這種曆法設計旨在使春分點(3月21日左右)總是落在每年的同一天。

公曆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羅馬的儒略曆(Julian calendar),由羅馬皇帝儒略·凱撒(Julius Caesar)於公元前45年頒布。儒略曆的設計者是埃及亞歷山大的天文學家索西琴尼(Sosigenes),他將一年定為365.25天,這與實際的地球公轉周期略有偏差。由於這個偏差,儒略曆在經過一段時間後,與實際的季節對應出現了偏差。

格列高利十三世為了糾正這一偏差,對儒略曆進行了改革,創造了公曆。改革的主要內容是刪除儒略曆中的十天,並規定每世紀的世紀年(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不是閏年,從而使公曆更加精確地對應到地球的實際公轉周期。

公曆的普及與國際化過程相對較慢,特別是在英國和其殖民地,直到1752年才開始使用公曆。現在,除了少數國家和地區外,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使用公曆作為官方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