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波長是什麼意思

光波長是指光波的波長,也就是光波在真空或介質中振盪的距離。在物理學中,波長被定義為波的峰值之間的距離,或者是波的任何兩個相鄰波峰或波谷之間的距離。對於光波來說,波長是指電磁波的電場振盪方向與磁場振盪方向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電場或磁場振盪的距離。

光波的波長取決於電磁波的頻率,頻率越高,波長越短;頻率越低,波長越長。在真空或絕對濃度的氣體中,光速是一個常數,約為299,792公里每秒。根據光速和頻率的關係,可以計算出波長的值。公式為:

波長(λ)= 光速(c)/ 頻率(f)

其中,光速(c)約為299,792公里每秒,頻率(f)的單位通常是赫茲(Hz)。

不同波長的光會在人眼產生不同的顏色感知。例如,波長較長的紅光和波長較短的藍光在人眼中的感知顏色就不同。在可見光譜中,波長從約380納米(紫色)到約700納米(紅色)不等。超出可見光譜的波長,如波長更長的紅外線和波長更短的紫外線,人眼無法直接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