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法是什麼意思

保甲法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社會治安與軍事動員制度,起源於宋代,由王安石推行。其目的是通過將民眾組織起來,實行互相監督和自我防衛,以維護社會秩序和加強國家的軍事力量。

在保甲法中,每十戶為一保,選其中較有聲望的人為保長;每五保為一大保,選一大保長;十大保為一都保,選一都保正。保甲成員需要輪流值勤,巡邏守衛,互相監視,如有盜賊或其他犯罪行為,必須報告官府。同時,保甲成員也需要接受一定的武術訓練,以便在戰時能夠迅速組成地方武裝力量,協助官軍作戰。

保甲法的實施,一方面有助於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有助於提高民眾的自我防衛能力。然而,保甲法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可能會增加民眾的負擔,也可能會導致民眾之間的互相猜疑和不信任。此外,保甲法在執行過程中也可能會出現濫用權力、貪污腐敗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