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境、界」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中,「境」和「界」是兩個相關但不完全相同的概念。

  1. 境:在佛教中,「境」通常指的是外境,即外界的事物或環境。在唯識宗中,「境」還可以指認識對象,即心識所緣的對象。唯識宗認為,外境並不是獨立於心識之外的存在,而是心識的產物,稱為「識所緣緣」。

  2. 界:在佛教中,「界」有幾種不同的含義:

    • 「界」可以指世界的構成要素,如地、水、火、風等「四大」,或者更細分為「十八界」,即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和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界」也可以指眾生的種類或層次,如「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是眾生輪迴的範圍。
    • 「界」還可以指地區、範圍或界限。

總結來說,「境」通常指外界事物或心識所緣的對象,而「界」則可以指世界的構成、眾生的種類或地區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