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的"四個假想敵"是什麼意思

余光中的「四個假想敵」出自他的散文作品《四個假想敵》,這篇文章最初發表於1981年,後收入他的散文集《左手的繆斯》中。在這篇文章中,余光中以幽默和溫馨的筆觸,描述了自己作為父親對四個女兒未來婚姻對象的「假想敵」心理。

余光中將女兒們可能會遇到的追求者或未來的丈夫比喻為「假想敵」,這四個假想敵分別代表著女兒們在不同人生階段可能會遇到的理想對象。這四個假想敵分別是:

  1. 第一個假想敵:大學生,代表女兒在求學階段可能會遇到的年輕才俊。
  2. 第二個假想敵:研究生,代表女兒在進一步深造時可能會遇到的學術精英。
  3. 第三個假想敵:社會人士,代表女兒進入社會後可能會遇到的成熟穩重的職業人士。
  4. 第四個假想敵:外國人,代表女兒可能會選擇跨文化婚姻的對象。

余光中在文章中表達了作為父親對女兒們未來幸福的期待和擔憂,同時也展現了他對女兒們成長過程中的喜悅和驕傲。他以一種戲謔的態度來看待這些「假想敵」,實際上反映了他對女兒們深深的愛和對她們未來生活的美好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