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苦而不平的苦的意思

"何苦而不平"這句話中的"苦"字,在這裡並不是指痛苦或苦澀,而是通假字,通"盬",意思是"停止"、"歇息"。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丑下》,原文是:

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孟子說:「有利的時機和氣候不如有利的地勢,有利的地勢不如人心所向,上下團結。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不是不銳利,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這是因為地利不如人心所向。所以說,使人民定居下來,不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靠山河的險要,震懾天下不靠武力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連親戚也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的人都會歸順他。用天下人都歸順的力量去攻打連親戚都背叛的力量,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麼不戰,戰就一定勝利。」

因此,"何苦而不平"這句話的意思是,為什麼不能停止攻打(讓城池保持平靜)呢?這裡的"苦"字通"盬",表示停止或歇息。這句話表達了孟子對於戰爭和和平的看法,他認為如果能夠實現人心所向的和諧社會,就能夠避免不必要的戰爭,保持社會的和平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