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律背反的意思
「二律背反」這個概念源自於德國古典哲學,特別是伊曼努爾·康德的哲學體系。康德在探討理性認識能力時,提出了四個著名的二律背反,它們是關於宇宙、存在和神的一些相互對立的命題,每個命題都有其合理的方面,但當它們被結合或試圖用來描述絕對整體時,就會產生矛盾。
二律背反的基本含義是指在某些情況下,理性思維會陷入無法解決的矛盾之中。這些矛盾似乎是邏輯上不可避免的,因為它們涉及到我們試圖理解超越經驗範圍的概念,如無限、絕對、神等。康德認為,這些矛盾表明了人類理性的局限性,即人類的理性無法理解某些超越經驗的概念。
康德提出的四個二律背反是:
-
正題:世界在時間上有起點,在空間上有界限。 反題:世界在時間上沒有起點,在空間上沒有界限。
-
正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單一的、有智慧的原因(即上帝)所創造的。 反題: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偶然的,沒有單一的、有智慧的原因。
-
正題:有自由意志,因為如果沒有自由意志,責任和道德就無法存在。 反題:沒有自由意志,因為一切行為都是由自然法則決定的。
-
正題:有物質實體,因為如果沒有物質實體,感覺經驗就無法存在。 反題:沒有物質實體,因為物質實體是不可知的,只能通過感覺來認識。
康德認為,這些二律背反表明了人類理性的局限性,即人類的理性無法理解某些超越經驗的概念。他提出,為了避免這些矛盾,我們應該限制理性的使用範圍,只在經驗範圍內使用理性,而在超越經驗的問題上,我們應該保持謙遜,不要試圖做出絕對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