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食肉糜什麼意思

"不食肉糜"這個成語來源於古代的一個故事。據說,晉惠帝司馬衷在位時,有一年發生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很多百姓因此餓死。有人把百姓的困境報告給皇帝,但晉惠帝卻回答說:「何不食肉糜?」(為什麼不吃肉粥呢?)這句話反映了晉惠帝對民間疾苦的無知和隔絕,因為在他看來,如果人們沒有糧食吃,那麼吃肉粥也是一種解決辦法。但實際上,肉粥在當時是一種奢侈的食物,普通百姓根本無法負擔。

後來,"不食肉糜"這個成語就被用來形容那些不切實際、不了解民間疾苦、生活優裕而脫離現實的人。它也用來批評那些對別人的困境缺乏同情心和理解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