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之心意思

"不忍之心"這個辭彙源自於中國古代儒家思想,特別是孟子的學說。孟子主張人性本善,認為每個人都有「四端」,即四種基本的道德情感:仁、義、禮、智。其中,「不忍之心」通常被認為是「仁」的體現,指的是對他人的苦難或不幸感到同情和憐憫,不願意看到他人遭受痛苦,想要幫助和救助他人的善良情感。

在《孟子·公孫丑上》中,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這裡的「惻隱之心」就是指不忍之心,它被認為是人類普遍具有的一種道德情感。孟子認為,這種不忍之心是仁愛的開端,是人性中最為寶貴的部分,應該加以培養和發揚。

在現代漢語中,"不忍之心"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心地善良,富有同情心,不願意傷害他人或者看到他人受到傷害。這種情感是人類道德觀念和社會倫理的基礎之一,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