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衣下裳的意思

上衣下裳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服裝形制,指的是上衣和下裳(裙子)分開穿著的服飾。這種服飾形制起源於商周時期,是當時貴族階層的正式禮服。

上衣通常是指覆蓋上身的衣物,而下裳則是指覆蓋下身的裙子。在古代,上衣多為交領、右衽(即衣襟向右掩),袖子寬大,有時袖口會收緊。下裳則是一塊布圍在腰間,覆蓋至膝蓋以下,有時會有褶皺或裝飾。

上衣下裳的穿著方式體現了古代禮儀文化中對尊卑、等級的嚴格區分,不同等級的人穿著的上衣和下裳在材質、顏色、圖案等方面都有所不同。這種服飾形制在古代中國持續了很長時間,直到後來的朝代,如漢朝、唐朝等,雖然服飾的具體樣式有所變化,但上衣下裳的基本形制仍然被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