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意思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這句話出自中國古代的社會階層分類,指的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實行的九品中正制度。這個制度是為了選拔官員而設立的,將人才分為九個品級,從上到下依次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在九品中正制度下,評定人才的主要標準是門第出身,即家族的社會地位和聲望。因此,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最高品級中沒有出身寒門的人,而在最低品級中則沒有士族出身的人。這體現了當時社會階層的固化,人才的選拔主要依賴於家族背景,而非個人的才能或學識。

這種制度導致了士族階層的壟斷,他們無論才能如何,都能保證自己的後代在政治上佔據優勢地位。而寒門子弟,即使再有才華,也很難突破階層的限制,躋身士族行列。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隋唐時期科舉制度的建立,才逐漸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