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意思
"三更"這個辭彙源自古代的計時方式,指的是夜晚的第三個更次。在古代,人們將一夜分為五個更次,每個更次稱為「更」,又分為五鼓,每個鼓相當於現代的兩個小時。三更通常指的是晚上11點至凌晨1點之間。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三更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時刻,因為這個時候夜深人靜,人們大多已經入睡,所以有「三更半夜」的說法,用來形容深夜時分。在古代文學作品中,三更往往被用來營造一種神秘或緊張的氛圍,例如在偵探小說或武俠小說中,常常會有「三更時分,月黑風高」這樣的描述。
此外,由於古代的計時方式較為粗略,三更這個時間點並不是精確的,不同的地區或不同的計時方法可能會有所偏差。但一般來說,三更都被認為是深夜時分,是人們熟睡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