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非馬」是什麼意思

「白馬非馬」這個詞語源自於中國古代的哲學討論,特別是關於名實關係的爭議。這個詞語的出處通常被認為是《公孫龍子·白馬論》,是戰國時期名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公孫龍所提出的一個著名論點。

公孫龍的論點是基於對「白馬」和「馬」這兩個詞語的邏輯分析。他認為,「白馬」和「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白馬」指的是具有特定顏色的馬,而「馬」則是指所有種類的馬,不論其顏色。因此,「白馬」不是「馬」,因為它多了一個「白色」的限定。

這個論點在當時的哲學討論中引起了很多爭議,因為它挑戰了人們對事物分類和命名的直觀理解。公孫龍的論證通常被視為一種語言哲學或邏輯哲學的討論,它揭示了語言在使用中的模糊性和多義性,以及這種多義性可能如何影響我們對世界的認識。

「白馬非馬」這個詞語後來也被用來泛指那些通過語言遊戲或邏輯詭辯來混淆概念的論證。在中文裡,它也被用來形容那些故意混淆視聽、偷換概念的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