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意思

「青衿」一詞源於中國古代,原意是指青色的衣領,後來常用來借指讀書人或學子。在中國古代,學子們通常穿著青色的衣服,而衣領部分則常常是深色的,因此「青衿」也就成為了學子的代名詞。

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特別是唐宋時期的詩詞中,常常可以見到「青衿」一詞,用來形容那些穿著青色衣領的學子們。例如,唐代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中就有「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這裡的「青衿」就是指那些登樓遠眺的學子們。

此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青衿」還常常與「白髮」相對,用來比喻年輕學子與年長學者的對比。例如,成語「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中,「青」就是指年輕學子,而「藍」則是指年長學者。這個成語用來比喻學生超過了老師,或者後人超過了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