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少僧多是什麼意思

"粥少僧多"這個成語出自中國古代的一個寓言故事,比喻物資或利益很少,而需要的人卻很多,導致分配不均或不足的情況。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資源短缺、分配困難的社會現象。

這個成語的來源是這樣的:古代有一個寺廟,寺廟裡的和尚很多,但是食物卻很少。每天早上,廟裡會煮一鍋粥給和尚們吃。由於粥不夠每個和尚分,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每人每次只能分到一小碗粥。但是這樣做還是不能解決問題,因為有些和尚會因為飢餓而多吃,有些則會因為體弱而少吃。最後,他們想出了一個公平的辦法,就是讓一個最公正的和尚來分粥,這樣每個和尚都能得到相等的一份。

這個成語就是從這個故事中來的,用來形容當資源不足時,人們會因為分配不均而產生矛盾和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