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意思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是孔子所說的一句話,用來評價一個人的孝道。這裡的「父」指的是父親,「志」指的是志向,「行」指的是行為,「三年」指的是一段時間。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父親還在世的時候,要觀察兒子的志向是否符合父親的期望;當父親去世以後,要觀察兒子的行為是否遵循父親的教誨。如果兒子在父親去世後三年內,仍然沒有改變父親生前所遵循的道路,那麼這個兒子就可以稱得上是孝順的了。

這句話體現了儒家思想中對孝道的重視,認為孝順不僅僅是在父親在世的時候要順從父親,在父親去世後也要繼續遵循父親的教誨和遺志,這是一種長期的、持續的孝行。同時,這句話也反映了儒家對於繼承和傳承家庭傳統、價值觀念的重視。